Wii U正在各地陆续发售(开箱近照),作为硬件爱好者的我们自然得拆开看看里边到底有什么秘密。
任天堂的新主机有两个版本,其中基础版是白色的,自带存储容量8GB,而黑色的豪华版增加到32GB,并额外附送手柄座充、支架和主机支架,零售价分别为300美元、350美元。此番拆解的是白色基础版。
依次拧下12颗螺丝,就能拆掉Wii U的电池仓挡板和外壳。整个过程没什么难度。
Wii U的光驱是松下提供的,特制游戏格式,不过25GB的光盘容量已经达到蓝光水准了,最大持续读取速度22MB/s。它由四颗螺丝固定,前面板还有两颗。
拆光驱的时候要小心点,因为它和主板之间有一条供电/数据线。前面板也有一条线,但只是用来起开关和指示灯作用的。
接下来还是拧螺丝,就能拿掉主板上方和散热片周围的挡板了。由于天线是焊在主机上的,这期间一定要小心慢来,别给扯断了。
再往下就没有螺丝了,轻拿即可,但还是得注意天线。
两组天线对应两个独立的无线网卡,其一用于802.11b/g/n Wi-Fi,另一个则是单独的802.11n用来在Wii U主机和GamePad显示器之间实现Miracast无线显示流传输的。
下边就是主板了,核心处理器上还有一个铝制散热片,卸下它就可以看到散热顶盖。探秘自然不能就此止步,找来超薄剃刀,多用点力,使劲切入两团凝胶,就能破除这最后的障碍了。当然说起来容易,一般人可不建议这么干,很容易损坏里边脆弱的芯片内核。
处理器里边其实封装了三个不同的die,而且至少是在两个晶圆厂内做出来的。最大的那个是AMD RV7xx GPU图形核心(来源于RV770 Radeon HD 4800),可能是40nm工艺制造的。
不大不小的是IBM PowerPC CPU,IBM 45nm SOI工艺制造,因为和Wii共享指令集架构而保持向下兼容。
GPU图形核心的尺寸为12.3×12.7=156.21平方毫米,CPU核心则是5.2×6.3=32.76平方毫米,几乎达到了5:1。按理说,游戏机使用更大的GPU是很正常的,但这个比例也有点太悬殊了。
非常非常迷你的那个暂不确认,可能是片外缓存。Wii U CPU、GPU都有自己的eDRAM,但这个芯片实在太小了,只有1.79×1.48=2.65平方毫米,可能只是给GPU用的。
右上角是三星eMMC存储芯片,双die封装,容量8GB,编号KLM8G2FE3B-B001。
处理器周围有四颗海力士的DDR3-1600内存颗粒,单颗容量512MB,总容量2GB,编号H5TQ4G63MFR-12C。内存带宽可达12.8GB/s,是Wii的两倍。
松下MN864718,用途不明,猜测可能是视频处理器。
主板背部唯一显眼的就是那颗东芝NAND闪存,不过不是给用户用的。
那么,Wii U的性能和功耗如何?先说功耗吧。Wii U使用了75W的外置供电,但实际功耗远远不到一半:
- 待机:0.22W
- Wii U菜单(光驱中无光盘):31.2W
- Wii U菜单(光驱中有光盘):32.8W
- Netflix视频播放:28.5W
- 《新超级马里奥兄弟U》:33.0W
也就是说,平常各种使用基本都在30W上下,而且在菜单处和游戏里是差不多的。播放视频稍低一些,可能是此间关掉了CPU、GPU核心中的不少模块,只留下视频解码器之类的在工作。
Wii U自带了基于WebKit引擎的浏览器,最新版的用户代理字符串为:Mozilla/5.0 (Nintendo WiiU) AppleWebKit/534.52 (KHTML, like Gecko) NX/2.1.0.8.21 NintendoBrowser/1.0.0.7494.US。
HTML5测试得分为258+4,兼容性相当不错,页面载入速度也很快,滚动同样流畅。虽然比不上平板机上,但就主机而言体验相当可以的了。
既然是浏览器,就来测测SunSpider:
大跌眼镜,不过任天堂这里用的WebKit核心貌似是老版本的,自然就跟不上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