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

首页游戏攻略 公共矿业公司是否过度杠杆化以保持竞争力?

公共矿业公司是否过度杠杆化以保持竞争力?

佚名 2025-10-18 14:04:01

头部上市矿企正通过可转债激进融资数十亿美元,创2021年以来最大规模资本攻势。

这或将成为向AI转型的关键转折点,但若盈利增速未能匹配,将面临股权稀释与债务压力激增的双重风险。

新一轮大规模发债潮

2025年比特币矿企的融资策略出现显著转向。Bitfarms近期宣布发行5亿美元2031年到期可转换优先票据,TeraWulf则提议发行32亿美元优先担保票据以扩展数据中心业务。

TheMinerMag数据显示,2024年Q415家上市矿企发行的可转债及债务票据总价值已达46亿美元峰值。2025年初该数值曾回落至2亿美元以下,但在Q2又飙升至15亿美元。

这种资本策略与MicroStrategy近年成功案例如出一辙。但当前债务模式与2021年矿业的本质区别在于:当年ASIC矿机常被作为贷款抵押品。

上市矿企日益青睐可转债这种更灵活的融资方式,将财务风险从设备回收转移至潜在的股权稀释。

虽然这为企业运营扩张赢得喘息空间,但也要求更强的业绩表现与收入增长,以避免股东价值缩水。

机遇与风险并存

若矿企成功转型HPC/AI基础设施、云计算服务或算力租赁等新商业模式,这些资金将成为强劲增长引擎。数据服务多元化比单纯比特币挖矿更具长期稳定性。

例如Bitfarms已从麦格理获得3亿美元贷款,用于Panther Creek项目的HPC基础设施建设。若AI/HPC收入被证实可持续,这种融资模式将比2021年的ASIC质押结构更具韧性。

市场对矿企发债公告反应积极,扩张叙事推动股价上涨。但若预期落空,当行业无法产生超额收益覆盖融资扩张成本时,股权投资者将首当其冲承受重度稀释——而非以往周期的设备回收风险。

当前比特币挖矿难度达历史峰值,矿企利润率持续承压,且头部企业算力表现近月来普遍下滑。

简言之,在从能源密集型挖矿向数据驱动型算力转型的过程中,矿业正再次试探金融工程的边界——在创新与风险之间寻找平衡点。

点击查看更多
推荐专题
热门阅读